中心供氧安装
中心供氧系统的安装需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,以下是关键流程与要点:

🔧 一、安装核心流程
施工前准备
现场勘查:确认建筑结构、通风条件、电源分布,规避火源(液氧罐距建筑≥7.5米)并规划隔离施工区。
材料验收:选用脱脂紫铜管/不锈钢管(符合GB50751-2024标准),阀门接头需密封防漏,禁用油脂接触部件。
方案制定:设计双回路管道布局(主备路自动切换≤0.5秒),标注管道走向、终端位置及减压箱节点。
管道安装
支架固定:间距≤1.5米,弯曲半径≥5倍管径,穿墙加套管填充石棉,管道间距≥25mm避免碰撞。
焊接工艺:氩弧焊连接,焊缝探伤检测,主管→支管顺序铺设,穿楼板段禁止设接头。
材质规范:铜管脱脂处理,氧气管道与其他管线(燃气/电缆)间距>0.5米,并做等电位接地(电阻<10Ω)。

设备安装
气源设备:液氧罐配防爆通风设施,汇流排远离热源;制氧机基础平整,与墙体预留维护空间。
减压与监测:楼层支管装二级减压箱(输出压力0.2–0.5MPa),护士站设压力报警器(超0.6MPa触发)。
终端布置:病房设备带嵌快速密封插座,手术室吊塔终端压力≥0.4MPa,ICU预留移动接口。
系统调试与验收
压力测试:通入0.8MPa氧气保压24小时,压降≤1.5%,泄漏率<0.2%/h。
功能验证:校准终端流量(≥10L/min),测试报警响应及备用气源切换功能。
文件交付:提供操作培训、维护手册及管道探伤报告。

⚠️ 二、安全与合规控制
环节 要求 依据标准
防火防爆 液氧站房距明火≥10米,管道接地防静电,禁止油脂接触阀门接头 GB 50751-2024
管道气密性 氩弧焊焊缝100%探伤,套管与管道间填不燃材料 GB/T 44059.1-2024
应急措施 配置瓶氧备用系统,故障时启动电动吸引器/人工呼吸球囊替代方案 应急预案

🔍 三、常见问题对策
管道泄漏:优先检查焊缝及接头,使用氦质谱仪定位微漏点。
终端压力不足:排查二级减压箱限压阀故障或远端管道压损>10%。
氧纯度下降:检查制氧机分子筛老化或液氧汽化器结冰。
📅 四、安装周期参考
规模 设计规划 设备安装 管道施工 调试验收 总计
≤70床 1–2周 2–3周 3–4周 1–2周 7–11周
≥500床 3–4周 6–8周 8–12周 2–3周 19–27周
优化建议:采用预制管段模块化安装缩短工期,BIM技术预演管线碰撞(如中航技项目案例);新建医院建议主体施工阶段同步预埋管道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   				